为持续推进我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奖励暂行办法。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发〔2017〕27号)、《中共宜春市委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发〔2017〕39号)、《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区管字〔2018〕42号)部署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切实减少一般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推动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紧盯“省考”指标,着力巩固和拓宽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在全区已培育标准化建设示范企业基础上,力争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鼓励小微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已通过标准化创建的企业鼓励其及时开展复评,鼓励三级标准化企业向二级及以上标准化提升。
三、工作原则
按照“政府推动、部门指导、企业负责、社会参与”原则推进。根据国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三级标准化达标标准为基本标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必须达到基本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企业到期开展复评。奖优罚劣,切实强化激励约束。对示范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相关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等工作中优先办理,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银行信贷、项目立项和改扩建、土地使用和评优表彰等方面,实施重点推荐及优先优惠办理。对取得重大进展及良好效果的示范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参加示范创建的企业,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对逾期不达标及未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的企业,纳入安全生产诚信失信名单,并向社会公告,经整改仍不符合规定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直至关闭。
%1、 实施范围
第一类企业:全区危险化学品企业;
第二类企业:规模以上及高风险作业工贸企业(主要包括冶金、粉尘涉爆<粮油加工、饲料生产、塑粉生产、喷涂作业、油漆作业、木制品生产等>企业、储存使用危化品<涉氨、危险化学气体等企业>和有限空间作业等企业);
第三类:全区其他企业。
五、标准化创建奖励规定
(一)奖励范围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达到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验收,达到相应等级并完成了风险分级管控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包括初评和复评,均纳入奖励范围。
(二)奖励标准
1. 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分级管控奖励1.5万元(复评奖励1万元);
2. 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分级管控奖励2.5万元(复评奖励2万元);
3. 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分级管控奖励3.5万元(复评奖励3万元);
2022年10月1日以来,其他已完成创建企业(含小微企业)可参照上述标准奖励。
(三)经费保障
区应急管理局设立标准化奖励专项经费,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并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化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职责、加强协调、落实经费,合理确定阶段目标,分阶段、分步骤、有效实施。要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加强工作指导,把标准化建设工作与隐患排查治理、执法检查等工作有机结合。
(二)创新方式,动态监管。各有关单位要加强标准化创建工作中申请、评审、核准、公告等环节的动态管理,特别是网格单位和企业特派员要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动态,督促企业落实标准化创建工作。要结合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推动企业扎实做好达标创建工作。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有关单位要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定期发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展和达标企业情况,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培育典型,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开展。
(四)激励约束,促进创建。各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财政部 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江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西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春市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宜春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工作的通知》(宜应急字〔2022〕88号)等文件精神,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把相关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要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情况与企业商标、上市、招投标、信用管理、银行信贷、评先评优、企业发展资金申领、项目审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企业负责人各项荣誉称号等资格的审查相挂钩,综合运用经济政策、荣誉、信用等激励约束手段,调动企业自主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情况与部门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挂钩,在全区上下形成共创共建标准化强大工作合力。
来源:招商网络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3年9月规划建设,2006年5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1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现有“四上”企业26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5户,下辖一个街道——金园街道,常住人口13.6万余人,建成区约28平方公里,是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全省首批十个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省新型工业化锂电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省数字经济集聚区。2022年宜春经开区沿着“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发展思路,优化“1+2+N”现代产业体系(“1”是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2”是电子信息(光伏、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和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建筑装备、医药装备)等具有一定基础和高成长性的主导产业;“N”是建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站稳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综合实力加快挺进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20强的发展目标,全力争先创优、跨越赶超。通过以目标凝聚共识、以发展提振士气、以蓝图引领未来,全区上下集中精力抓项目的氛围更加浓厚,聚精会神谋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在2022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巡查测评中再次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一是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2022年,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户,现有规上工业企业总数125户。1-12月,全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增幅均列全省园区第1位;创造利润同比增长154%;完成固投同比增长29.9%;其中,工业固投同比增长47.2%,增幅均列全市第1位;锂电新能源产业1-12月实现规上营业收入341.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量比重74.6%,占比同比提高了31.3个百分点,首位产业集聚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比增幅高达243.7%。二是产业项目拼出“新热度”。始终树牢“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抢抓锂电产业发展窗口期,积极克服疫情影响,项目建设呈现好势头。招大引强增后劲。2022年,全区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个,含:百亿项目1个、“50”项目1个、“20项目”2个,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和赣锋锂业百亿项目的签约落地,有力的推动了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全链条、集群式发展。重大项目快推进。宜春国轩电池一期项目已正式投产,二期项目即将动工建设;宜春时代一期一工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即将进行设备联调,6月将实现量产;联美正拓正式投产;金辉锂业、富临升华、一欣新能源、明冠新材、宇泽半导体等一批产业链细分领域优质企业加快建设或增资扩产,宜春现象、经开速度获各方点赞。2022年我区纳入省市调度重大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243.7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321.0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31.72%。我区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荣获省委、省政府2022年第一批及时奖励集体二等奖。服务保障更完善。围绕全区在建重大工业、重点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实行“日调度、日通报”工作机制,以“点名曝光”的形式和“精准把脉”的方式,倒逼各挂点领导和责任单位扛牢工作职责、提升服务质量,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进。要素保障再加强。2022年,新建和完成改造提升路网42.69公里;用水管网新建18公里,输配水能力从原有的6万吨/天提升至16万吨/天;用气管网新建47.5公里,供气能力可由之前的2万方/小时,提升至7.5万方/小时;新建热力管道16公里,每小时供气量260吨,远大于园区企业每小时60吨的需求量,供热空间充足。三是改革创新迸发“新活力”。 深入推进“双一号”工程,以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以优质服务不断助力企业成长。数字赋能推动转型。坚持以数字赋能推进企业智能转型、数字升级,获批了江西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江西省数字经济集聚区。2022年,园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营业收入251.4亿元,同比增长309%,总量和增幅均列全市第1位。科技创新赋能发展。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83%;青年云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器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唯一;江西厚鼎获评种子独角兽企业;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总数达12家,总数和新增数均列全市第1位;新增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4家(总数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家(总数47家);全区入围省“双千计划”项目38个,全市第一。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大力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全力以赴稳市场主体,办理留抵退税时间全市最短,全区全年兑现减税降费、纾困解难等各类惠企资金13.2亿元。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全链协同审批”做到全省审批时间最短,有效保障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一体推进“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政企圆桌会、经开茶叙会、企业特派员、营商环境“红黄榜”网络评价等涉企服务工作机制,全力助企解难纾困,今年解决园区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383件。四是惠企为民注入“新温度”。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上持续发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切实提升民生保障水平,2022年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3.3%,财政共收到直达资金指标42个,总金额为8134万元,分配进度完成率为100%。切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拨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12万元,发放资产收益分红9.95万元,区内脱贫劳动力人员就业率达92%,新增就业人数742人。切实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春顺路、宜云路、春华路等3条道路提质改造顺利完工,宜商大道市政公共停车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一批民生工程建成;宜蕉路、春雨路等10条道路提升改造、双创基地配套服务区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钰栖湖公园建设、一号安置地提升改造等项目正有序推进中。切实巩固基层治理成效,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厕所革命”等专项行动,综合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五是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践行“三拼三促”、“三比三争”活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深入抓实抓细省委巡视、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以坚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两个维护”落到实处。坚持创新方式抓基层强支部。持续深化基层党建“三化”建设,高标准打造了党建信息化指挥中心,创造性开展了产业链党支部联盟等工作,有效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坚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刻汲取案件教训,扎实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持续抓好领导干部、企业家、高素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标准、“六个一线”选人用人,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加速提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稳固。
园区动态 优惠政策关于推进全市富硒大米(宜春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
2023-12-12关于加快宜春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2022-11-16豪掷500亿!“电池一哥”落子宜春,成为江西最大的单体投资新能源产业项目
2021-08-06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宜春港总体规划的批复
2020-05-12